拉动土建市场2500亿 国企担纲轨交建设主力

   日期:2023-05-26     浏览:214     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在城市轨道交通的产业具体分布上,土建工程、机电工程、车辆等是主要构成部分,但在每一个环节,大规模投资所带来的公司收益也是不对称的。此次8000多亿的轨交大蛋糕,土建市场将会吸引更多基建
 在城市轨道交通的产业具体分布上,土建工程、机电工程、车辆等是主要构成部分,但在每一个环节,大规模投资所带来的公司收益也是不对称的。

此次8000多亿的轨交大蛋糕,土建市场将会吸引更多基建厂商参与进来,不过国企仍将是主力。

2500亿土建市场

据中信建投证券测算,在总体规模上,参考地铁平均造价成本5亿元/公里,目前在建与新批的线路里程,未来5年新增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300~1400公里,对应投资额度为6500 亿~7000 亿左右。而土建工程占据了整个城市轨道建设成本的35%~40%,因此未来五年土建市场在2500亿左右。

其中,中国铁建(601186.SH)目前占据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30%左右的市场份额,2011年新增合同额429.7亿。隧道股份(600820.SH)占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50%以上的市场份额,区域布局在整个长三角地区。粤水电(002060.SZ)市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,2011年公司中标东莞轨道交通项目6 亿,无锡2号线3.92亿土建工程,2011 年全年收入40亿。腾达建设(600512.SH)的市场布局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,在武汉也中标过地铁建设项目,最近一次中标为2011年10月上海11号线南段工程3 标段2.6975亿元。

腾达建设一位高层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表示,发改委批复的这25个项目对市场有一种刺激性,整个行业都是利好的,不过对后市的具体影响有多大现在还难以判断。

同时,该人士也表示,这些项目对企业近期盈利并没有太大影响。“因为目前我们手头上还有几十亿的单子在做,从去年到现在,仅市政交通方面就已经承接了20多亿的新订单。但中一个新标,需要约2~3年才竣工,因此对公司的影响需要2~3年才能体现出来。”

根据规划,25个项目投资周期多在 5年之内,2016年前后基本才可以交付使用。

国企吃肉,民企喝汤?

目前,在我国土建市场上,占据首要地位的仍是国企。据了解,中国中铁(601390.SH)和中国铁建目前在整个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市场份额占比80%左右,剩余20%则由隧道股份、粤水电、腾达建设等市政工程公司占据,现在中国水电(601669.SH)、中国建筑(601668.SH)等公司也开始进入此领域。

“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这一领域,大型央企和国企非常多,作为民营企业,我们只能吃他们剩下的,这也是民企比较悲哀的地方。”上述腾达建设高层对此有些无奈,“我们可能会拿到一定业务,但至于能获得多少还没办法预计,比如上海从1号线到22号线,我们都有参与建设,但总量并不大。”

同时,这25个项目也跨距了石家庄、太原、广州、上海、成都等多个省市和地区。这也给土建工程企业跨地域布局带来一定困难。

接受本报采访时,多位土建工程公司人士表示,开辟一个新市场最大的阻力和障碍来自于地方保护主义。他们甚至坦言:“有些地区是根本进不去的。”

现在的大环境融资情况对企业来说并不好,因此基建工程的大规模投入也考验着企业的融资能力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行业资讯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推荐行业资讯
点击排行